公司动态

聚焦鸿镭

在这里,你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最新动态

公司动态 行业动态 激光百科 图片中心 视频中心
追光者∣光谷:三十而立长歌当行,群星闪耀为梦想前行!
日期:2018-08-14 来源:本站 点击:2537

大爆炸后30万年,宇宙有了光,从混沌走向透明。

在第一缕光诞生前,光子和原子经历了无数次的碰撞和搏击。

光,是所有生命的第一眼所见,让婴儿离开母体看到世界……

中国光谷,三十而立。长歌当行,歌以咏志。

光谷的发展就如同一束神圣的光,每一个扎根光谷的人都在追逐一束光。

三十年的光荣与梦想,属于这些追光者。

在“三十”这个光标时刻,我们寻访了这样几位代表性的追光者。

他们,或许不是光谷最亮的那颗星,但光芒已经照亮了这片土地!

一部科幻电影,

让他一生恋上激光!

陈义红博士

提到“追光者”三个字,脑海里自然就浮现出陈义红博士总是微笑着的面孔。

30多年前,荆州农家孩子陈义红,看完一部国产科幻电影《珊瑚岛上的死光》后,就决定一生追光。

1979年高考,他毫不犹豫地填报了华中工学院(现华中科技大学)激光专业。1998年,他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。

激光,被誉为“最快的刀”、“最准的尺”、“最亮的光”,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。在那时的新加坡,他已是激光界的先行者和学术权威——南洋理工大学博导,新加坡制造技术研究院研究员,研制激光加工设备的开拓者之一。

但那时的光谷,还如同襁褓之中的婴儿。

2000年5月,时任武汉市副市长辜胜阻(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)和时任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唐良智(曾任武汉市长,现为重庆市市长)远赴新加坡,向海外华人推荐中国光谷。

桑梓情怀,喻园时光,依然潜伏在陈博士的内心深处,当听到家乡人一声召唤,他义无反顾地回汉创业了。

当年12月底,“我自己感觉当时的武汉,在整个国家的经济地位并不是很高。但是光电子产业方面特别是在激光和光通信,在国内比较领先,这当时给我的印象很深。”陈义红说。

那时,激光主要应用在工农业和国防,一般老百姓都没怎么听说过。工业应用主要还是激光打标、绘图,产业配套、供应链很不完备,初期很大一块都要靠自己和上游的供应商来一起开发。

就如同20年后的传统行业之于互联网,30年后的互联网之于人工智能,“大多数行业客户都不了解激光,有些人觉得很恐惧。后来就通过一些科普文章,普及激光知识。”

从学者转变成一个创业者和企业家,陈义红也经历了一个艰难过程。人才、市场、产品开发……统统都要管,但他回来前连财务报表也没看过,花了3个月才学会。

这中间,企业也多次经历了困境时刻。所幸的是,省市政府和高新区领导给了他极大的支持。2004年,公司急需流动资金。东湖开发区主动提出为陈义红融资100万元,解了燃眉之急。当时他既无资产抵押又无担保,开发区主动帮忙,就是认为他的诚信指数高,后来他提前还了借款。当时,连原省委书记罗清泉都到他的企业去考察,说有什么问题和困难都可以反映,帮助解决。

通过十多年的努力,陈博士从一个专家成功蜕变为企业家,旗下拥有新特光电、鸿镭激光等多家公司,横跨武汉、广州和新加坡,但他只是谦虚地说“基本上站稳了脚跟”。

现代化通讯工具普遍应用,让企业管理更方便快捷,跨国公司老总不需要天天去当空中飞人。但家国情结深重的陈博士每年依然有8个月时间呆在国内,他特别钟情于武汉,少年求学的经历,中年回汉创业的奋斗,使他注定对这座城市难以割舍。

他每天清晨在小区或家附近散步 ,然后在朋友圈发一条充满正能量的《晨韵心灵》:“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。然而,自古至今,海内海外,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……”(摘自陈博士7月19日的朋友圈)

他笑说这是他每天清早自己煲的“心灵鸡汤”,让朋友们品尝、体味。而且,他每天是非常认真地去煲这个汤,但凡看到好的文字和理念,必会保存下来,然后再加上自己的理解,最后形成一段陈氏风味的鸡汤文!

这个习惯风雨无阻,雷打不动,公司老总们紧绷的脸总是千篇一律,但有趣的灵魂却是万里挑一!

“说实话我自己五十六岁了,但我感觉心态很年轻,我也很喜欢跟年轻人在一起,特别是这种海‘龟’和高端人才,很喜欢跟他们在一起。”他以这种方式拥抱着日新月异的光谷,融入到疾速变化的新产业时代。

除了打理公司外,他还担任着诸多社会职务,包括湖北省侨联副主席、武汉市政协常委,以及一些专业团体协会、联谊会会长、副会长等职务。作为一个老海归和激光界的前辈,他也是武汉市的招才大使,既以个人又以政府的名义,帮助那些刚刚从国外回来的年轻人创业。

“他们常年在国外,对国情和市情都有着诸多的不了解和不适应,就像我刚回国时一样。比如在美国的华人,可能生活比较安逸。但是你一旦给他们讲了国内的各种政策,对他们很有吸引力,很多人回来以后创业都很成功,自身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,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,这种荣誉感在国外是体会不到、也看不到的!还有些人会害怕回来——我也是通过自己的经历给他们介绍同内的发展,让他们打消这种顾虑。”

而对于光谷,他则是坚定而长期地看好。

“我自己对光谷的发展是充满期待的,我相信国家经济战略的发展就是从东部向中西部,武汉肯定是以后经济发展的一个重点!光谷人才的聚集,还会有爆发式的增长,特别是百万大学生留汉工程还会有很大的成长空间——武汉以前总的来说是一个人才输出的地方,我相信后面会变成人才输入的地方。”

“做企业也好,担负社会职责也好。最主要就是一个人要有爱心,常怀感恩之心。总之,回到光谷我是绝不后悔的。因为这是自己走过的路啊!”